1个老师和65个孩子——千千树湖北十堰项目园走访手记
这两个月我都在湖北十堰的项目园和当地教研员一起做入园指导。十堰多山,每天在盘山公路上穿梭,晕车的老师都快撑不住了。这次出差我要在这儿呆一个月,时间不短,但终究只是过客。我身边这些教研员老师,他们扎根在这里,是当地不断成长的幼教力量和希望,也是真正辛苦的人。
千千树正尝试通过培养教研员建立稳定的基层幼教队伍。我们曾经直接培训过当地教师,花了很大力气,效果也不错,但毕竟资源和精力都有限,长久下去看来不是办法。所以今年改变思路,先培训教研员。教研员由当地教育局从骨干教师中选出来。通过学习和实操,逐渐掌握千千树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方法,然后成为当地的“头羊”,接替我们做骨干教师发掘和培训、日常巡园指导和课程反馈等工作。加上教育局的支持,曾经的公益培训,就成了当地的常规工作。
8月份,这批教研员在北京接受了集中培训,回来后,她们就履行起职责,9月份就陆续独立开展了教师培训,比我们预期的还积极。
言归正传,说说我这次跟随巡园的感受。
这里的幼儿园条件相差很大,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硬件不错,新盖的教学楼,但软件上却跟山村幼儿园一样缺乏。山里的幼儿园面临的问题则更严重,除了硬件不足,最难的是,没有老师。
65个孩子1个老师的大班,学生上课排排坐,小学化严重
9月11日那天,我们坐了三个小时的大巴,来到离郧县县城100公里的胡家营陈庄幼儿园。整个村子都在半山腰,幼儿园是学前班改造的,和小学在一起,现在只有大班和中班,没有小班。不是收不到孩子,而是缺老师,孩子太小怕看不住。目前大班65个孩子,中班41个,每班都只有一位老师,而且也没什么教学经验。学校曾多次向教育局申请调配老师,但没人愿意来,太偏远了。
两位老师人都很好,很负责任,但一位老师要面对班里65个活蹦乱跳的“皮孩子”,经验较少,不知该如何下手。孩子们精力旺盛,叽叽喳喳,你越着急,他越调皮。实在没办法,老师就拿着黑板擦大声敲桌子,喊着:“安静,双手背后。”但也只能消停一会儿。
下了课,孩子们到处撒欢。中午自己拿着碗去打饭,几个孩子蹲到一块儿吃饭,没人照顾。这儿也没有午休的地方,孩子们在操场上到处跑,我看得心惊胆颤。学校也知道有安全隐患,但没办法,缺人。
这两位老师都是开学后才从村里找来的,之前在幼儿园的老师本来参加过千千树在开学前的教师培训,也很有经验,后来被校长抽调到小学了。我问校长为什么,校长说小学是义务教育,更重要,严重缺人的情况下,只能先保小学。
千千树的培训师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动作儿歌
这两位新老师维护课堂秩序艰难,也没有接触过千千树的课程,不会使用教材。那天,我来到“混乱”的65个孩子的教室,带大班孩子说儿歌。才教几句,发现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。无奈当天时间太短,只能大概跟老师讲讲千千树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使用方法,上一节示范课。但老师们已经看到了,在1个老师对65个孩子的课堂上,儿歌、音乐活动这些有趣的课程原来可以一下子把孩子都吸引过来,孩子们不吵闹了,认真地跟着老师学说儿歌、做音乐活动。老师们说:“原来孩子们都这么喜欢这些活动,那我们会慢慢摸索着、学带他们做!”
这次走访更让我感到,必须依靠当地力量,帮当地幼教系统建立自我造血的能力,培训才可以持续。当地的教研员每个月的入园指导,讲解课程、答疑解惑,都会给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最直接、有效的支持和帮助。只有教师队伍稳定了,持续的培训才有意义,孩子也才能真正受益。而作为项目的倡导者和技术支持方千千树,将陪伴这些教研员和农村基层幼儿园一起成长!
口述 杨出云